復健醫學慢性病照護--Miumiu
醫師小語:復健不僅有助於年老或體弱的動物減輕疼痛、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;在許多常見的疾病如術後恢復、慢性關節炎、肌肉萎縮、骨折修復以及神經損傷等病患,也能透過藥物或手術以外的治療方式,達到理想的效果,改善其生活品質。 復健醫學目前強調多重管理模式,包括物理治療、徒手治療及運動治療,如雷射、針灸、磁療、水中跑步機、震波、針灸等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、消炎止痛、緩解肌肉緊張、增強肌肉力量、改善關節靈活性、甚至對神經系統進行調整。
飼主分享文:
Miu寶 出生於2012年10月6日,純種的長毛臘腸。從兩歲多。就跟著爸比爬山、健行,練就蠻強的腿勁與耐力,最常去的郊山是芎林的飛鳳山,爬過竹苗10座小百岳。也到過合歡山主峰與東峰。六歲多,跟著媽咪陪著爸比到石門山完成他的第100座百岳,所以Miu寶也是百岳臘腸囉!
只是好動的Miu寶還是遇到好發於臘腸狗的『椎間盤疾病』,雖然爸比有揹架式犬籠協助Miu寶在困難的地形移動,避免關節與脊椎的過度負擔。
[生病與住院]
2022/10/22清晨,爸比聽到Miu寶發出一陣陣嗚咽的聲音,尋著聲音來源,發現Miu寶愣在小木屋前,苦撐顫抖的身軀,被後腳癱軟的「無能為力」嚇哭了。爸比抱著Miu寶有一小時多,才舒緩激動的情緒,緊接著媽咪接手安撫。
漫長的等待,在九點趕去從小就診的診所,打了三針、照了X光,醫師診斷是腰部脊椎壓迫神經,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72小時內 。當天下午,爸比頻繁聯繫台中、新竹多家醫院後,爸比選擇了築心動物醫院,不但是交通距離近,更重要是有迅速回應爸比的醫師。而後,Miu寶就跟著焦急的爸比、媽咪趕去築心動物醫院,約診先前回覆爸比電話的羅采蓁醫師。羅醫師詳細詢問狀況,確認當天早上已做了正確的急救措施,因此請我們在隔日九點前就到醫院掛診。
10/23 Miu寶做過體檢,約在11點就辦理住院,晚上做了CT但無法精準的判讀斷層圖,因此延後手術。10/24白天再經專家分析、確定病因與損傷位置,在晚上完成手術後,醫師與護理分別跟爸比說明手術與甦醒後的治療情況,好折磨大家的三天,終於可鬆一口氣了。
10/26 爸比在10點一刻多接到羅醫師的電話,說明 Miu寶可自行排尿,吃流質食物所以擠出的便便不多,看到門外經過的狗狗會激動而搖尾巴。兩後腿有痛感,但是無法站起來。繼續進行雷射治療,來幫助傷口癒合。10/27是住院第五天,爸比與媽咪在傍晚到醫院與羅醫師討論出院時間、拆線日期與安排往後的針灸等復健計畫,並諮詢在家照護方法。
Miu寶出院了,從10/23到10/29整整住院一週。這段時間得感謝築心很多人,特別是主治醫師羅采蓁、外科醫師邱培純、餵食與協助便尿的醫護人員。
第一階段是導電針灸、高壓氧療程,每週二次,直到Miu寶後腳能站立起來。另外,每天服用漢藥。
10/31首次回院進行療程,羅醫師先查看手術部位、後腳反應,再進行電針,只是Miu寶聽到、看到醫院裏的狗貓毛孩,仍不免蠢動難耐,穴位上的電針總是會脫出幾根。
[外出]
2022/11/30 羅醫師建議用平衡墊的輔助,來增強後腳的核心力量,當然是考驗雙方的耐性,Miu寶站沒多久,就很自然的回到這種舒服的狀態,不過11月下旬已能外出到科園公園走個幾百公尺,因為此地較無人車干擾,有非常緩的坡
2022/12/2 每天三次漢藥餵食,Miu寶可以自己站起來,抗拒牠不喜歡的藥物,這是摸索出來的另類訓練後腳方法。
12月份,原本每週兩次的療程改為每週一次,好動的Miu寶已無法安穩接受電針,因此改成雷射針灸。
2022/12/28Miu寶再度回到飛鳳山,就在後腳癱瘓的10週之後。除了階梯、陡坡是採取摟抱之外,緩坡與山徑就由Miu寶自己慢慢走,這也是事先與羅醫師討論過的。
[結語]
2023年元月仍維持每週一次療程,爾後從2月起直到2024年10月則改成每月一次療程,剛好是兩年,也是肺炎疫情猖狂到平息的緊張歲月。
最後,再次感謝主治羅采蓁醫師的主動聯繫、治療與指導復健,我曾幾次告訴羅醫師 :「妳看到Miu寶的康復,應該也有成就感吧!」
Miu爸 岳恒德 2025/4/16

